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一、支援国民经济建设
驻苏州部队历来把支援和参加地方生产,搞好国民经济建设作为群众工作的重要任务。
参加农村工作 苏州解放初期,军分区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先后抽调大批优秀干部和战士,组织全脱离或半脱离等不同形式的工作队,在农村宣传党的政策,帮助与组织群众建设农村政权,组织各种群众团体,扩大党在农村中的影响。1950年农村土改工作开始后,驻苏州部队共抽调540名排以上干部(包括)参加地方的土改运动。参加土改工作的同志,均能虚心学习,埋头苦干,与地方同志同甘共苦,齐心协力,圆满完成土改任务,受到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每年夏收、秋收季节,担任剿匪肃特和驻在农村的部队,都有计划、有组织帮助农村中的烈军属及孤寡老人收割庄稼。1961年,中央军委发出“省军区、军分区要当好工作队”指示后,上半年军分区司、政、后三大机关组成联合办公室,抽调少量干部坚持机关日常工作,其余干部都深入农村第一线。参加工作队的205名干部分布在6个县(市)的12个公社100个生产大队、3个工厂。这些干部在地方党委的地方领导下,尊重和团结地方干部,积极参加整风整社,同人民群众一起克服经济困难,深受地方干部和群众的欢迎。太仓县人武部参加工作队的同志有7人患浮肿病,坚持就地治疗,仍积极投入整风整社和民兵整组工作中去。是年,军分区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平均每人162天。1963年军分区各部队支援地方建设4200个劳动日,收种庄稼560亩,修理农机具84件,为群众治病985人次,派出汽车6台次、船2只,帮助群众运输各种物资7000多吨公里。
驻苏州部队官兵帮助苏州地区化工局物资储运站扛运器材。
重大工程建设 驻苏州部队多次抽调人员参加苏州市的重大工程建设。1985年7月20日~8月10日,驻苏州部队抽调200多名指战员,出动一批车辆和施工设备,参加苏浒路立交桥、白洋湾货场(铁道部重点工程)施工。共完成土方1万多立方,加快工程进度,受到地方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赞扬。1986 年7月,驻苏州部队主动承担运河公园建设工程任务。出动50多台车辆和25个连队参加运河公园施工。6月23日,苏州市政府和驻苏州部队联合举行开工奠礼,市党政军领导和机关干部、群众及3000多名官兵参加开工仪式。在工程进行中,驻苏州部队领导身先士卒,全体指战员夜以继日,在泥水奋战一周,共出动车辆357多台次,扩、投入10500个劳动日,完成2万多个土方,提前3天完成第一期工程土建任务,受到苏州市党政领导高度赞扬。1988年2月3日,应吴县政府要求,驻苏州某团派出1100多名指战员,20多辆车开赴吴县新城区宝带路施工。在施工中,部队官兵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响应部队党委发出的“向吴县人民学习,为吴县多作贡献”的号召,营与营、连与连、排与排之间,开展劳动竞赛,不怕天寒地冻,野餐露宿,夜以继日奋战在工地上。至2月5日,共投入3300多个劳动日,挖运8930多个土方,提前7天完成施工任务。1994年以来,驻苏州部队先后参加苏州工业园区、市区干将路等6个重点工程建设和苏州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植树、市区河道清理、苏州地区抗旱、苏州太湖国家旅游渡假村等10项支援地方经济发展和公益事业活动,共投入义务劳动日10万多个、车辆机械2600多台(次),投入兵力1.2万人次,平整场地50万平方米,运输各类物资近万吨,植树2.46万棵,栽种草坪7300多平方。
二、扶贫帮困
驻苏州部队官兵,把关心、帮助弱势贫困群众当作应尽义务和责任,驻苏州团以上部队都建立5户以上的长期帮扶对子,定期上门走访,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开展了“四个一”活动:送一点扶贫款物,拉一次家常话,做一件家务事,坐下喝一杯白开水。自1987年,驻苏州部队参加“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工作以来,累计捐赠各类物资20多万件,捐款50多万元,为灾区和贫困地区修建公路28条总计67公里,为灾区群众修建房屋260多间,修建希望小学2所,并从自产粮食中拨出100万斤大米,深入到贫困户家中送温暖;1997年,开展“红星助学”活动以来,先后为驻地贫困学生捐款6万多元,帮助失学少年重返学校8名,赠送书籍、文化用品计价3千多元。1997年12月31日,市委、市政府举行子弟兵向苏州市人民赠送“爱民粮”捐赠仪式。南京军区某部及驻苏州部队某部捐赠的40万斤。
2000年,驻苏州某部与驻地32户“三老对象”签定免费医诊责任书,帮助“三老”对象维修房屋17间,捐款3万多元,赠送大米10万斤,使“三老对象”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的人均生活水平。
2000年至2003年,苏州军分区组织各部队连续4年开展“红星助学”活动,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500多人次。同时,军分区还先后多次组织机关和所属单位的官兵,开展向贫困地区和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活动。充分表达官兵关心人民群众疾苦的深厚感情。
三、军民共建精神文明
在军民共建活动中,部队党委加强领导,建立了共建领导小组;干部带头,深入共建点扎扎实实抓工作;制定规划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在军民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下,各共建点环境卫生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社会风气有明显好转,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同时也促进部队的自身建设,达到地方、部队双收益的效果。
1983年开始,驻苏州部队分别与苏州市、常熟市、吴江县、吴县、昆山县200多个工厂、学校、街道、居委会、乡村、园林、车站、码头、商店等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至1985年底,有100多个军民共建点被评为各级文明单位,并开创了军民共建文明城的先例。抓好“文明窗口”的共建,每逢节假日,部队主动安排干部战士到车站、码头、园林维护秩序,开展为民做好事活动。1990年,驻苏州某部在军营和共建单位广泛开展以“迎亚运、迎国庆、迎丝绸旅游节,整军容、壮军军威”为主题的军民共建活动。部队先后派出80多个亚运宣传小组,到军民共建单位与干部群众一起学习对开好亚运重要意义的活动。举办“亚运之光”黑板报联展,“亚运奖牌知多少”智力竞赛,给基层单位赠送120多面亚运会宣传的旗帜。与金阊区山塘街道举行“军民同迎亚运体育运动周。”1991年,驻苏州部队与地方共建单位在军民同学理论活动中,主要突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引导人们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100多个军民共建对子普遍建立理论领导小组,80多个共建点办起连队、居民、村民、个体户政治党校和理论学习室,军地双方互赠政治理论书籍1720本,部队还聘请100多名党政干部、大学教授、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员,分别担任营连政治学习、理论学习顾问,抽调36名政治理论素质较高的官兵担任地方共建点上的理论学习辅导员。1995年11月1日,苏州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组织驻苏部队(武警)百名功臣和优秀士兵,胸佩金灿灿的军功章,走出军营,参观吴县市渭塘镇渭西村、苏州工业园区和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极大地激发他们的爱国报国热情。1996年,驻苏州某部所属各基层单位与苏州亚细亚商厦、苏州五二六厂、吴县制氧机厂等单位结成学理论共建对子,部队领导专门为共建单位干部职工做场理论辅导报告20余场;组织部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在群众中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并作报告近百场,听众达5万余人。部队组织优秀政工干部到地方厂矿、学校讲思想道德课40余场,讲人生,讲理想,比贡献;利用团史室、营连荣誉室为苏州交通技校、木渎中学等10余所学校挂牌建立“德育基地”,经常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优良传统教育,选派80多名优秀官兵担任校外辅导员。1996年军分区、干休所挂钩的26个共建单位,共建活动也有新的发展。2000年-2003年,军民共建的内容不断丰富、拓展,军队帮助地方共建文明小区、文明单位、开展军警民联防、争当五好家庭,许多连队干部战士,通过共建渠道,与地方孤寡贫残建起帮扶关系,官兵轮流定期上门服务。地方帮助部队基层单位争创先进连队、优秀士兵、军地共育“四有”新人。
苏州市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受到民政部、总政治部、南京军区和江苏省政府的重视和表彰。其中,驻苏州某部七连与金阊区石路街道南阳居委会、机炮二连与吴县木渎镇七子村、高炮营与虎丘山园林、通信营与留园、无线电连与金阊区实验小学等5个共建点受到总政治部的表彰。中共中央宣传部、总政治部在苏州和驻苏州部队某军营分别召开“全国农村文明村镇建设座谈会”、“全军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汇报会”。总政治部副主任黄玉昆出席会议,部队党委在会上介绍了经验。在南京军区和江苏省政府联合召开的“双拥”先进代表大会上,驻苏州部队某部被评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集体,某部七连被南京军区和江苏省政府命名为“城市群众工作模范连”。七连的共建对子—金阊区石路街道南阳居委会被命名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居委会标兵”。1987年7月29日,在市委市府与驻军联合举行的双拥电视表彰会上,苏州市委市府对近几年来开展双拥工作和军民共建活动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驻苏州部队某部榴炮一营、加农炮三营和直属特务连分别被授予“军民共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989年7月在徐州召开的江苏省双拥工作经验交流会上,驻苏州部队某部介绍了广泛开展以“热爱苏州人民,建设第二故乡”为主题的拥政爱民活动的经验,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